中加班 王博多

我叫王博多,是中加国际高中12年级2班的体育委员。三年前我来到了中加班,开始了自己全新的生活。在此之前,我对中加班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甚至还有过些许的顾虑,毕竟我从来没有上过所有课程都是由外国老师全英语教学的国际学校,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这种与普通高中完全不一样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我初中在南外本部上学的时候对中加班的感觉就是那里的学生都是成绩很差,但家里很有钱的纨绔子弟,即便他们以后出国了也就是到国外很一般的大学上学。所以我对于上中加班是既好奇又担心。

10年级:南外初中三年的英语基础让我受益匪浅

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情,我踏进了中加班的大门。初到中加班,感觉这里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完全小班化的教学模式能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充分地跟老师交流。完全用英语出版的加拿大 BC 省高中教材一本比一本厚,让我感觉到在中加班读书也是要下大功夫的。过了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也渐渐熟悉并适应了中加班的环境,我发现这里的同学并不像传闻里说的那些纨绔子弟。他们都很友好,我觉得和我在本部的同学没什么两样,大家都有说有笑的,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我也很快融入到了中加班这个大家庭里。

由于我是中途插班进入中加班的, 10年级(高一)前半个学期的课程我全部都落下来了。看到那厚厚的教科书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期中考试之前的课程全部补回来。于是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花上好几个小时潜心读书,有不懂的地方便记录下来第二天去学校找老师;有的时候我下午放学后会主动找老师帮我补课。理科对我来说不是太难,因为里面的知识点和中文教材一样,而且有很多是我以前就接触到的,所以只需要将其英文意思和生词理解并熟记就行了。但是文科对于我而言就有所挑战了,我到中加班的时候英语课刚结束诗词单元,而当时有很多同学告诉我英文诗词很难的。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英文诗词,对其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中文的古诗词本来就够难的了,更不用说去学习用外语写的诗歌了。但是初中三年在本部的英语基础这时候帮上了大忙,很快我就掌握了这些知识点,虽然在理解诗歌上还有些许困难,但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社会学作为另外一面文科对我来说也是陌生的,因为这门课主要讲的是加拿大的社会和历史,而我对此也是一无所知。好在我的英语水平比较好,除了一些生词之外,阅读教材没有什么问题。很快我就发现读社会书就像是读英文小说一样的,里面的历史事件就是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渐渐地,我喜欢上了社会课,而且我发现我阅读得越多,生词也就越来越少了,后来我读社会书就感觉很轻松了。当时有很多同学都觉得社会学特别难,学起来很头疼,我发现他们越这么想越不愿去学,所以才会感觉越来越难,以至于最后会很害怕或者很反感这门课。我觉得只要有勇气去克服困难,就不会再有什么困难的了。

转眼间,半个学期过去了,而我也迎来了自己到中加班以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考试前我还是有点担心的,毕竟我有半个学期的课没有上,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我却松了口气,试卷并没有我感觉的那么难,可能是我这半个学期用功的结果吧。虽然最后我并没有考出特别出色的成绩,但是 84 分的总均分还是让我感到比较满意的,毕竟这是我在中加班的第一年,离 A(86 分或以上 ) 只有两分的距离也算不错了。我的理科考得都很不错,科学还拿了 94 分,让任课老师盖山顶感到很意外,因为科学课的整个化学部分我都落下来了,完全是凭自学才完成的。有了第一学期的经验,我在高一下半学期更加努力了,虽然学年结束的时候总均分只提高到了 85 分,但是还是感觉很满意的。 

11年级:学习与课外活动同等重要

进入11年级后学习变得相对要难一些了,科目也更多了,于是我丝毫没有放松对学习的态度。第一次期中考试更是出乎意料地拿到了 89 分的总均分,一下子成了全年级的第一名。后来的三次大考更是次次上 90 分,学年结束的时候还拿到了 12 门课总均分 93 的好成绩,而且一直保持着年级第一名的优势。在中加班努力学习的同时我也很注重丰富我的课外活动,因为北美的大学都很看重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从 10 年级开始我便坚持每周都去健身房练健美,一开始只是想去强身健体,没想到后来竟爱上了这项运动,每周至少要去三次,而且一直坚持到了现在。通过健美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身体,还体会到了成功来之不易的道理。其实学习就像这练肌肉一样,不可能一夜之间就练成,而是需要长期地坚持下去才能积少成多。同时我还参加了各种学校的社团活动, 10 年级的时候我加入了学校的盲校俱乐部,每个星期天都义务和同学们去南京盲校帮助那里的盲人学生病和他们交流。在和盲人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他们虽然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依然乐观地对待生活。正是这种精神感染了我,也激励着我笑对生活中的困难。我感觉我们是很幸运的,所以我要更加珍惜我的生活。后来我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领导才能小组活动,锻炼了自己跟他人合作和如何领导他人的能力。到了 11 年级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跟同学一起组建了学校的 IT 小组,并领导着该小组完成了学校网页的制作。我还曾经多次在家长会上为学校的校长担任了翻译,原本以为翻译是很简单的工作,但是后来发现能真正把意思正确地翻译出来确实不容易。后来我还代表学校访问了在浙江桐乡的中加班,作为姊妹学校,我们和那里的学生进行了很多交流活动并从彼此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11 年级的时候我还在电视剧《悲伤时唱首歌》担任了群众演员,虽然每天都很累,但是我也亲身体会到拍电视剧是如何拍成的和拍戏的艰辛了,我也把这次机会当成是一次体验生活的好机会。 11 年级的时候学习不是太紧张,但是课外活动却让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当然这也是为了 12 年级申请大学做的准备,优秀的成绩只能说明我用功读书,但是课余的活动却使我成为了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12年级:申请大学轻松自如

到了12年级,也就是国内高中所说的高三,学习应该是最忙的,因为要考大学了。但是在中加班的学生却不像其他国内高中那样需要参加高考之类的考试才能上大学。北美的大学只有通过申请才能被录取,所以我们 12 年级最忙的不是学习,而是准备各种申请大学的材料,然后选定自己想要申请的大学进行申请。很多加拿大大学 9 月份就可以开始报名了,通常报名首先是填写网上的申请表,然后交报名费,最后再由学校把自己的材料寄到各个大学去。加拿大大学所要求的材料除了学校的成绩单和雅思或托福成绩外,还会要求提供个人课外活动的情况,通常递交一份个人简历就可以了。我一开始只准备报加拿大的大学,但是在学校老师的建议下,我还尝试着报名了哈佛大学。老师认为我的成绩和课外活动都很出色,又是年级第一名,应该试一试报名世界一流的大学。虽然我没有报太大的希望,但还是决定尝试一下。报名美国大学的流程和加拿大的还不太一样,美国大学一般还会要求申请者提供自己的 SAT 成绩并要求提供推荐信。由于我没有考 SAT ,所以一开始我觉得根本不会有什么希望,但是我们老是说大陆没有 SAT 考试中心,所以中国大陆的申请者一般是不需要提供 SAT 成绩的。一开始我还将信将疑,因为身边报美国大学的同学都无一例外地去考了 SAT 。可是后来我在哈佛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了中国学生不需要提供 SAT 的消息才放心地去报了名。在选择推荐人的时候我也是很茫然,老师说一定要是很特别的人做推荐人才会有帮助,但是我根本想不到我生活中有谁是这个特殊的人。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学校为我联系了一位哈佛大学的教授 Prof. Marc Shell ,这位教授还是哈佛英美文学院的院长,当时正好要来南京进行学术交流,所以学校就请他到中加班来为我进行了一次面试。 Shell 教授对我很满意,并答应为我写一封推荐信给哈佛大学。推荐信的事也定下来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这封推荐信不能保证我能被哈佛录取,但是无疑增大了我的希望。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完了报名工作后,一些加拿大的录取通知书也陆陆续续地寄到了我手里。首先是阿尔伯塔大学 (Alberta University) ,然后又有阿卡迪亚大学 (Acadia University), 达豪斯大学 (Dalhousie University) 还有埃里森山大学 (Mount Allison University) 。这个月我又收到了多伦多大学本部 (University of Toronto St.George) 和加拿大商科第一的西安大略大学 (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 的录取通知书!虽然已经拿到了 5 封录取通知书,但是我的学习却丝毫不敢放松,因为 6 月份我们还要进行加拿大的省考,如果分数下滑幅度太大,已经被录取的学校很可能会将我拒之门外。再加上到了 12 年级我又选修了一门微积分,学习任务变得相对繁重了一些,所以我还是不敢怠慢啊。

很快就要从中加班毕业了,通过这三年来的在中加班的学习和课外活动,我有不少的收获,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整个人也成熟了许多,更结交到了很多的好朋友!现在我希望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学习并在大学和以后的工作中做一个成功的人!

参加盲校活动

参加盲校活动

艺术节

go to top
to GCA home page